碳定價機制與衝擊因應研究(112-113年)
計畫年度 112-113年度
計畫名稱 碳定價機制與衝擊因應研究
委託單位 台電公司綜合研究所
執行單位 研究五所
計畫摘要 歐洲執行委員會為促進全球減排及避免碳洩漏,2021年7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將於2026年起對出口至歐盟之高碳排商品依其排放量課徵碳邊境稅。我國國發會公布之2050淨零碳排路徑亦將「穩健實施碳定價」列為主要範疇之一,同時環保署為符合國際減碳趨勢,修訂溫管法並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規劃將依「先大後小、分階段徵收」的施行原則,初期針對排放量超過25,000噸/年的排放源課徵碳費。因此,國際、本土、企業碳定價倡議與其他氣候減緩行動的結合將是未來重要的減碳關鍵。台電公司為我國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未來將面臨巨大的減碳壓力。本研究目的為評估台電公司評估未來可能之內部碳定價機制、碳定價水準之影響,以及研擬台電公司未來面臨碳風險之應變策略。

爰此,本研究將整合動態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及後設分析(Meta-Analysis)分析,建構一套可評估國內經濟、環境與能源(電力)相關面向之整合模型,模型計算之台電公司邊際減碳成本曲線結果,將用於設計未來各項減碳資源與技術之規畫藍圖,協助台電公司及早規劃碳定價與減碳策略。就企業的碳治理工具,許多企業已廣泛利用企業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做為企業面臨碳風險管理及投資決策的工具,協助企業成功轉型為低碳經營模式。本研究擬透過Meta分析來找出台電合適之內部碳定價水準,其考量影子價格、隱含價格及內部碳費之經濟意義。最後檢視台電公司在各種減碳工具以及外部政策因素下,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困難,並提出一套未來台電公司內部碳定價之推動與執行方案供台電公司參考。
履歷填寫
資料傳輸中,請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