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趨勢下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政策研究報告
計畫年度 112年度
計畫名稱 淨零趨勢下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政策研究報告
委託單位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執行單位 研究三所
計畫摘要         過去、當下,以及我們目光所見的未來,「氣候變遷」和「2050 淨零排放」這兩項議題的重要性,已是全球各國共同的挑戰,也已成為國際社會彼此檢驗的標準。臺灣在2021 年宣示,將在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因此落實淨零轉型不但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儘管如此,國家的政策必須要能連結到人民的日常生活,理想的目標才會具體實現。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 認為,「氣候變遷」是典型的「灰犀牛」現象,而「淨零轉型」,就是人類駕馭灰犀牛的方法。只要我們有智慧的眼界、技術及理念,並掌握關鍵機會點,就不用擔心灰犀牛帶來的衝擊,甚至可以駕馭這隻灰犀牛,讓我們的未來能夠繼續進步。
在淨零轉型的目標下, SMAT 發現,透過交通運具的全面革新,不論是二輪的機車、四輪的汽車、火車、高鐵到飛機,「運具電動化」將是驅動臺灣實現2050 淨零排放願景的重要途徑。
由於2050 淨零轉型的趨勢已不可逆,在全球期望實踐淨零排放的脈絡下,「運具電動化」更是其中的重要議題,這是因為「運具電動化」可以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依賴度。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的推估,全球2022年購置電動運具的金額超過4,25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3,153億元),較2021年大幅成長50%,顯見市場對電動運具的需求龐大。IEA進一步推算,在既有政策下,道路運輸石油需求在2025年達到峰值,到2030年電動汽車每天將取代超過500萬桶的石油使用量。
       相較於世界各國發展「運具電動化」的進程,臺灣政府極具遠見,起步很早。臺灣電動運具產業相關政策始於1979年5月修正《貨物稅條例》,減半徵收電動運具貨物稅;1992年經濟部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進行電動機車研究;1995年開始補助電動機車購買;2010年行政院核定《智慧電動運具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並正式核發「電動運具專屬牌照」;2015 年環保署公告施行《淘汰二行程機車及新購電動二輪車補助辦法》;2017年行政院核定「電動機車產業創新躍升計畫」及「空氣清淨方案」,一度提出2035 年禁售燃油機車及2040 年禁售燃油汽車的目標。
       近年隨著全球淨零轉型趨勢成形,臺灣於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目標,並於2022年3月及12月分別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及「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確立臺灣運具電動化發展方向。
履歷填寫
資料傳輸中,請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