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量估計建模之研究(111-112年)
計畫年度 111-112年
計畫名稱 售電量估計建模之研究
委託單位 台電公司綜合研究所
執行單位 研究五所
計畫摘要        本研究旨在協助台電公司建立售電量預測模型。首先必須釐清用電需求增長之原因,因為用電需求會因氣溫、經濟發展、產業結構、電價、人口、需求面管理等因素而變動,但現行短期公用售電量多以歷史售電量及經濟成長率進行預估,並未考慮會影響售電量的因素。近年在疫情與地緣政治衝擊下,全球各國已經體認到半導體的戰略重要性,也紛紛推動政策支持本土半導體產業之發展,而台灣半導體產業為台灣核心關鍵產業,具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以及領先的先進製程技術,加上政府重視相關產業的發展,積極推動支持國際大廠來台投資,未來產業發展將牽動我國用電需求成長。2022年3月我國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以促進關鍵領域之技術、研究與創新,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而面臨未來的產業發展(台商回流投資或擴廠投資)、綠色供應鏈發展、產業低碳或零碳轉型以及課徵碳費或國際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影響、人類用電行為改變(運具電動化、電價、人口結構…等)亦將對未來用電需求產生影響。用電需求改變會直接影響台電公司之售電量,進而衝擊台電公司之營運,爰此,如何有系統地量化分析未來各項氣候、社會經濟、政策因素對台電公司之售電影響,實為值得探討之課題。 本研究將為台電公司建立一月別售電量預測模型,主要組成包括:(1) 總體售電模組:以聯立方程組來建立台電公司總體售電量與社會經濟、氣候因素之總體關係;(2) 電燈模組:藉由家庭電器之用量,綜合經濟、人口、氣候等因素,同時結合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之建模概念,分別建立表燈非營業以及表燈營業之售電量預測模型;(3) 電力模組:包括32行業別之售電量預測以及契約別用電量預測,其行業範疇可對應投入產出表之經濟資料,故可反映經濟、政策影響下之產業別與其契約別用電量變化。 為完全達成本計畫之需求與目標,台灣綜合研究院特組成具體執行計畫之研究團隊,包括計畫主持人家勝專案研究員、協同主持人吳爵丞執行長兼研五所所長、賴靜仙副研究員兼研五所副所長、許聖民專案研究員,以及聘請晨晞能源施恩經理、逢甲大學紀佩妤教授,使團隊於實務議題如電價政策、負載預測、電力市場改革、需求面管理等議題皆具有十分豐富經驗,於研究方法如計量經濟、可計算一般均衡、時間序列、機器學習、產業關聯分析等方法論皆具有研究量能,以此組成之研究團隊必能達成本計畫之需求與目標。 整體而言,本研究之貢獻主要包括:(1) 結合計量方法、時間序列方法、機器學習方法來建立售電量預測模型,並結合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之政策分析強項,產出在基礎情境、政策情境下之月別經濟資料,可以未來相關議題建置高、中、低三案情境設定,於每種情境下提出至少三種之未來2年份月售契約別電量及月總體售電量預測結果;(2) 整合售電量預測結果,使其可於EXCEL上操作以下功能,包括:變數篩選、模型選擇、情境設定、預測時間、預測表現等,便於台電公司操作預測結果,提升售電量預測模型於實務之應用性。
履歷填寫
資料傳輸中,請稍侯....